前一段時間,德福智慧母親胎教班的準媽媽們,在群里“痛訴”準爸爸們的“懶惰”,不參與胎教,只知道玩手機等等。
為此,老師們還專門做了一期“爸爸不參與胎教原因”的調研,結果顯示:
其實,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來,大部分爸爸并不是不愿意參與到媽媽的孕期胎教中。
沒意識、沒時間、沒方法,成為擋在爸爸面前的三座大山!
如何打倒這三座大山,德福智慧母親專修班的老師們給出了超實用的五大步驟:第一步:表達我們要清楚地知道爸爸沒有胎教意識其實是很普遍的一種情況,比起媽媽們在孕期的母嬰一體,爸爸們在孕育階段的感觸會比較少,畢竟寶寶不是在爸爸的肚子里。但是這并不代表爸爸們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媽媽們可以多多表達自己做胎教的感受,與寶寶互動的感受,給爸爸講述身邊的案例以及科普類的文章。
第二步:求助媽媽們在孕期可以多多向爸爸求助、示弱、撒嬌,面對胎教和孕期生活不要大包大攬,讓爸爸覺得你一個人都可以搞定。帶有愛的求助不是低人一等,而是在表達需求的基礎上獲得對方的支持。第三步:理解面對爸爸工作繁忙沒有時間的情況下,孕媽媽還是要多多理解爸爸,可以試著和先生表達:我會努力地理解你、支持你。因為爸爸并不是不想做,他只是暫時做不到。只要爸爸明白參與胎教的重要性,并且接受到你的理解,那么不用等你提出要求,他就會主動地嘗試著去參與胎教。第四步:引導當爸爸有意識,愿意抽出時間給寶寶做胎教,也就代表我們成功了70%。接下來媽媽就要變身為胎教老師,引導爸爸們去做胎教。媽媽們可以讓爸爸先從簡單的胎教做起,比如跟胎寶寶說說話,每天對胎寶寶講一個故事等等。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些爸爸一開始都不會對著肚子里的胎寶寶說話,但是在媽媽的引導下,爸爸不僅越說越多,甚至還會流出眼淚,在這個過程中爸爸在逐漸適應身份的轉變,與寶寶的感通力也在不斷加強。第五步:鼓勵當爸爸做完胎教以后,媽媽要及時送去一朵“小紅花”,感謝爸爸參與胎教,鼓勵爸爸繼續參與,這樣爸爸才會在胎教這件事上越來越有成就感。要知道塑造一個人的好行為,不是著眼于他做錯了什么,而是要看重他做對了哪些事。
當然邀請爸爸參與到胎教中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
在智慧母親專修班丨胎教班中,班主任帶著準媽媽們開啟了為期一周的“構建胎教團隊,建設家庭有情環境”的主題訓練,在訓練中媽媽們紛紛表示:“原本以為爸爸不會參與,但是沒想到真的參與進來了”。
準爸爸們也在這個過程中紛紛表達了自己對于孩子孕育存在的想法與困惑:
透過這些文字,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爸爸們對媽媽和孩子的愛,這些訓練不僅僅讓爸爸參與到胎教,幫助爸爸媽媽達成孕育共識,還加深了爸爸和媽媽之間的理解。
而這正是性情胎教的意義所在,不僅僅是讓寶寶頭腦聰慧、性情美善,還能夠協助媽媽建立自信,開展真愛,在家庭的真愛沐浴中感受到婚姻的美好及家庭的幸福。